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王竹语.喃喃自语-02 (第1/1页)
早课?第七声 神光来照 三间矛屋从来住 一道神光万境闲 莫作是非来辨我 浮生穿凿不相关 【唐?龙山和尚?示法诗】 智慧是一道神光,一道人人都应俱备的光,用它来照明人生路,指引人生的正确方向。 这道神光要亮,才照得远;不但能照得远,更能照得清楚;不但要照得清楚,更要能照得久。 有这道神光,不论人生有什麽境界,都能山来照山,水来照水,无所不照,历历分明。 有这道神光,对於红尘俗事,悉能析清;得而无喜,失亦无忧,欢喜自在,得失随缘。 神光即神剑,挥剑砍尽心中魔。 早课?第八声 以无心御境 森然古岩里,净行一高僧。 松下滤寒水,佛前挑夜灯。 莲花国土异,贝叶梵书能。 想到空王境,无心问Ai憎。 【唐?护国?访云母山僧】 怎样才算「无心」?怎样练到「无心」? 无心的人,无Ai无憎。 无心的人,无喜无忧。 无心的人,无疑无惧。 无心的人,无愁无怒。 断七情,绝六yu,不论任何境界都不能g扰内心,内心平静得不起任何波澜,——这是最高最高的境界。 早课?第九声 贪念的可怕 有yu苦不足,无yu亦无忧。 未若清虚者,带索披玄裘。 浮游一世间,泛若不系舟。 方当毕尘虑,栖志老山丘。 【晋?史宗】 人的贪念愈多,人就愈不知道自己的贪念是那麽多,——这就是贪念最可怕的地方。 达摩祖师说,有求皆苦。世上种种「求不得」苦,都是因为心中的贪念:多、再多、更求多;要、还要、一直要,无止境的贪念,把自己推向无尽的痛苦深渊。 王安石写诗说,「知世如梦无所求」。这里的「无所求」,并不是什麽事都不求、什麽事都不做,浑浑噩噩,如活Si人;而是要求所应求,不执着得失,不让贪念横流溺Si自己。 早课?第十声 月心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bl 教我如何说 【唐?寒山?吾心似秋月】 吾心似月,不独照己,亦可照人。 照己则明己:自己的弱点,清清楚楚;自己的缺点,明明白白;克服弱点,勇猛JiNg进;改进缺点,更臻完美。 照人则明人:人X的自私、愚昧、丑陋、下流、可笑、恶心,了然於x,红尘俗事,一笑置之。 吾心似月,不独照己,亦可照人。 早课?第十一声 住在月球又怎样 我家本住在寒山,石岩栖息离烦缘。 泯时万象无痕迹,舒处周流遍大千。 光影腾辉照大地,无有一法当现前。 方知摩尼一颗珠,解用无方处处圆。 【唐?寒山?我家本住在寒山】 要想真正的「离烦缘」,并不是一定要住到深山中、丛林里。 本心寂静,不起波澜,身之所在,心即安住,如此,处处皆是安心处,时时皆是欢喜时,又何劳住到深山中? 内心纷扰,波涛不断,自起烦恼,烦恼不尽;时时愚痴,处处愚痴,别说是住到深山中,就算是一个人住在月球上,终究还是不能「离烦缘」。 早课?第十二声 第一流人物的生活 余家有一窟,窟中无一物。 净洁空堂堂,光华明日日。 蔬食养微躯,布裘遮幻质。 任你千圣现,我有天真佛。 【唐?寒山?余家有一窟】 孔子说:「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。」 孔子又说:「士志於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!」 孔子还说:「贤哉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回也!」 生活无忧无虑,生命过程顺遂,绝对造不出第一流的人;第一流的人,生活的苦难,生命的艰孤,不是一般人想像得到的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